青州市上院遗址概况

2018-07-11  来自: 山东青州圣水峪 浏览次数:4192

青州市上院遗址概况

关键词:上院 古人类 聚落遗址

要: 上院遗址是山东省青州市一处年代较早、 延续时间长、 规模比较大、 文化特征明显的古遗址。从目前已经掌握的标本资料来看,该遗址年代早不晚 于北辛文化,甚至更早;遗址历经新石器、商周、经汉唐一直延续至宋代;范围 几乎覆盖整个圣水河流域,规模达数十万平方米;遗址范围内有墓葬、窑址、寺 院等遗迹,文化面貌为丰富;尤为重要的是,该遗址范围内同时还发现山洞遗 址,出土大型动物骨骼化石,有可能与古人类活动有关;上院遗址整体保存状 况相对较好, 是青州地区较为典型的一处遗址, 对于古人类研究、 史前聚落研究、 人地关系演进以及完善青州地区考古文化序列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理位置与环境上院遗址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弥河镇上院村西。遗址三面环山:西南为龙门山 (南崮海拔525米,北崮海拔557.9米) ;西为黑山(海拔612,米) ,龙门山以东 依次为拴马山、围子山、白虎山、清凉山;遗址北为龙山,东北为青龙山;东部 为上院村占压。遗址为高山环绕,植被茂密,物产丰富,有着丰富的 源和植物资源, 龙门山水与黑山水流至修真宫汇成圣水河, 自遗址中间向东流过, 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背风而向阳,适宜耕作,是一处理想的古代人类栖息地。

上院旧称圣水峪、养老院,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城南 10 公里、临朐县城西北 7 公里,旧属临朐县,解放后划归益都县(今青州市)。因村西、南、北三面环 山,泉涌成溪,长年不涸,因得名圣水峪。相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称帝前曾在 此养病,为报答老道长救命之恩而赐名养老园,亦称养老院,又因所处位置不同 而分上、下两院,上院之名由此而来。上院村不仅环境优美、风景秀丽,而且具 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二、遗址概况 上院遗址因山势变化,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形,遗址西端自玄武洞开始,东 至上院村,南以白虎山、清凉山、围子山为界,北跨圣水河至龙山山麓。遗址东 西长处超过1000米,南北宽处约500米,现存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遗址 从山腰到山谷呈多级台地状,较为清晰地反映出古人类从高山到平原,从狩猎采 集到农耕经济的演变。 因水土流失及原土层厚薄不一,遗址堆积厚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地势越高, 堆积相对较薄,山脚及河边谷地堆积厚,遗址厚处超过2米。经局部钻探发 现,上院水库坝西河南岸,距圣水泉边地表以下1.5米仍有红烧土颗粒,据此推 断该处文化层厚度有可能超过3米。由于遗址之上并未进行深耕,除自然因素外 没有受到其它破坏,因此遗址文化层保存相对较好。

1. 重要遗迹介绍 玄武洞遗址,该山洞遗址位于龙门山南侧山峰与山脉交接处。洞口距地表高 1.2 米,洞口宽约 3 米,高约 4.8 米,深逾 100 米,洞内宽处近 7 米。洞内 堆积大部分因村民爆破而遭受较严重破坏,洞口地表下沉接近0.5米。爆破过程 中,在被破坏的洞内堆积中发现动物骨骼化石,目前,洞内东壁仍保留动物骨骼 化石。经过初步鉴定,有象牙化石及其它食草动物骨骼,详细种属及年代有待进 一步的鉴定。尽管玄武洞遭受了较大的破坏,目前实物资料也并不充实,但是从 该山洞的位置及采集标本来看,有可能与古人类活动有关。 目前,青州地区北辛文化以前的新石器文 化尚属空白。而放眼整个山东地区,旧石器时,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细石 器时都是学术界关注焦点,同时也是薄 弱之处。在古人类研究方面,除了新泰乌珠台 和沂源扁扁洞以外,尚无其它发现。 上院玄武洞与沂源扁扁洞所处纬度基本相 同(缺图) ,自然环境十分接近,而且同处泰沂 山脉,理论上具备古人类活动的条件。因此, 对该遗址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 意义。 早期墓葬, 该墓葬发现于龙门山东部支脉山腰一处低矮断崖上。 暴露人肢骨, 从骨骼走向看,墓葬呈西南——东北向。人骨距地表约0.5米,填土与周围土层 区别不明显,未见随葬品及葬具痕迹,怀疑为早期墓葬。具体葬式与墓葬结构不 详。 窑址,位于墓葬东南方向,上山主干道右侧果园内,断崖上红烧土明显,烧 土内包含有灰瓦(待确定)等遗物,具体规模与结构不详。据传,白衣大士殿遗 址位于附近。 灰坑,位于水塘东南白虎山山腰部位断崖上,第三次全 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 验收阶段在断崖上发现汉代泥质灰陶罐。 此外,在遗址东部,修真宫西侧地层中发现大量碎砖瓦等建筑构件,推测该 处原来应该有建筑遗迹。

2. 重要遗物介绍 上院遗址出土遗物(1.石磨棒 2.铜镞 3.铁器) 石磨棒:出土于上院村西拦水坝西南。砾石质地,通体磨光,残长 厘米, 断面呈扁圆形,短径4厘米,长径5.2厘米。 铜镞,出土于上院村西拦水坝西南。青铜质,通长8厘米,镞为柳叶形,长 5.7厘米,截面为菱形。铤为圆柱形,长2.3厘米。小结:由于上院遗址未进行详细钻探和试掘,所以目前所见遗址之上的遗迹数量有限。在目前发现的遗迹当中,玄武洞性质皆为特殊也作为重要,但是由于 没有明确的实物资料和鉴定结果,是否是人类活动遗迹暂且存疑;调查发现的墓 葬的年代根据填土情况和位置大致可推至史前;灰坑年代大致在汉代;窑址的年 代晚,大约在宋元时期。遗物方面,资料比较丰富,北辛时期的磨棒与鼎足, 大汶口时期的(缺照片),龙山时期的鸟喙足,商周时期的铜镞,汉代的陶罐和 铁器等等,不仅数量较大,而且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判定上院遗址年代直 接的证据。

三、上院村其它遗存 除去上文所提的遗迹遗物,上院村尚有其它众多的遗存,它们共同谱写并见 证了上院村悠久且辉煌的历史。

1. 清凉寺遗址 清凉寺位于弥河镇上院村南清凉山上,原有寺庙一座,东西,南北各20米, 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寺庙,当地称之为清凉老母庙,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 间;西配殿面阔一间,进深一间;有三块石碑,大部分已失,仅留有一块石 碑的上部分。1947年,临朐战役时,清凉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前沿 观察所,天主堂为指挥部;后来因为年久失修,此庙被毁,仅留有大量的砖瓦残 片及围墙基础,但巨石碑座仍存。 图 6 清凉寺遗址照片及重修碑

2.上院义坡碑 上院义坡碑为三普新发现,位于上院村南,有碑帽。碑身宽62厘米,高130 厘米,厚15厘米,碑座长90厘米,宽60厘米;正面记载着护林的现状及赏罚, 竖立年代为大清道光十□年;背面为人名。

3.重修卧龙桥碑 该碑记系三普新发现,位于上院村西南,南为圣水河,于清代嘉庆十九年 (1814)年在其圣水河上建立卧龙桥时立。碑身宽0.80米,厚0.18厘米,碑帽 高0.25米,长1.10米,厚0.40米,通高2.10 米。前半部分记载卧龙桥的位置、环境及修建原因,后半部分为善士名字及竖立年代等。 图 7上院碑刻(1.上院义坡碑 2.重修卧龙桥碑)

4.上院天主堂 该天主堂位于上院村内,圣水河北岸,为三普新发现。现存古建筑两处,一 为大殿,前出厦,坐北朝南,面阔八间,长26米,进深13米,高约13米,砖 石结构,小灰瓦覆顶,该建筑由法国人设计图纸;其东为一三层楼,高约15米, 平面近正方形,边长约3米,由德国人设计,各层四面皆有德式窗户,第三层南 面窗子下有“天主堂”三个大字。

5.修真宫 修真宫位于上院村西150米处的两条大山交界处,原分为青龙白虎殿、三清 殿和玉皇殿,南边为钟楼,上有石刻“鲸音”二字,四周有围墙,整个建筑呈 南北纵式排列,南为青龙白虎殿,中为三清殿,北为玉皇殿,现存旧址南北长 44米,东西长17.85米。面积约785.4平方米。院中古建筑有大殿一座、钟楼一 座及12块碑志。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长11.3米,进深 7米,高约15米, 砖石砌墙,木构房顶,雕梁画栋,灰瓦覆顶,部分塌落;西南、东南为钟楼、鼓 楼,均为方形,边长3.3米,高约4.5米,原嵌有“鲸音” ,题额刻石,现已遗失; 门前有古国槐1棵。期间修真宫大部分被毁,现已被照旧修缮。  

结语:上院遗址是第三次全 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是目前青州地区为数不多的 规模大、延续时间长、文化特征明显的遗址之一。根据目前已经掌握的实物资料 来看,该遗址年代上限可达北辛(距今 7200~6100 年),甚至更早。尤其是玄武 洞,一旦证实该遗址与古人类活动有关,那将是轰动全 国的重大发现。上院遗址 文化序列完整,传承有序,对于完善古青州地区史前文化序列,尤其是早期文化 序列具有重大的意义。

伴随着历史长河的缓慢流淌,上院逐渐由原始聚落演变为村落。村内古树、 寺院、教堂、碑刻、化石上被深深地印上了历史的印记,同时也向世人展示着上 院古老、辉煌、多元的历史文化。巍峨的高山,潺潺的流水,郁郁葱葱的植被以 及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更赋予了上院纯净而自然的魅力。


关键词: 青州市上院遗址概况           

自然风光

自然风光

青州市圣水峪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今弥河镇上院村),位于青州市城南10公里、临朐县城西北7公里,旧属临朐县,解放后划归益都县(今青州市)。因村西、南、北三面环山,泉涌成溪,长年不涸,故称圣水峪,欢迎您光临游玩。联系电话:13963698686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山东青州圣水峪 网站地图 XML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